-
-
200年来,科学家一直未能在实验室种植出一种自然形成的常见矿物“白云石”,但现在,来自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终于取得了成功。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杂志的研究成果,有望为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板等领域带来性能更优异的材料。
200年地质之谜终获解,白云石首次在实验室种植成功
-
-
迄今为止,还没有整个人类心脏的生理模型。现在,奥地利科学院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IMBA)研究团队培育出第一个生理类器官模型,该模型包括所有主要的心脏发育结构,使科学家能够推进药物开发、毒理学研究。
首个多腔心脏类器官模型问世,有助推进人类心脏发育和疾病研究
-
-
是什么导致了恐龙灭绝?一个国际团队的新研究表明,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只是恐龙消失故事的一部分,大规模火山喷发引发的气候变化可能为恐龙的最终灭绝“埋下种子”。新发现挑战了传统的说法,即陨石本身就是对“远古巨人”的最后一击。
不仅仅是陨石撞击,火山喷发或为恐龙灭绝“埋下种子”
-
-
通过分析“紫外近红外光学北部巡天”(UNIONS)望远镜提供的图像,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在银河系内发现了一个新卫星星系大熊座Ⅲ/UNIONS 1。研究显示,这是银河系迄今已知亮度最低的卫星星系。
银河系最暗卫星星系发现
-
-
美国芝加哥大学科学家开展的一系列实验研究显示,在牛肉和牛奶中发现的十八碳烯酸(TVA),可通过激活应对肿瘤的免疫细胞,靶向几种不同类型的癌细胞。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物质可与现有疗法协同发挥作用,对抗癌症。相关论文发表于最近的《自然》杂志。
牛肉和牛奶含增强抗癌效果物质
-
-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重复基因簇序列,该序列仅在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表达。这是第一个在人类基因组中重复出现的、具有灵长类独有特性的延长因子。该发现是人类基因组生物学的一项突破。
人类基因簇新序列发现,有助研究转录调控、进化和设计癌症靶向药
-
-
中国华南理工大学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合作,利用增强非导电材料中场的超共振效应,模拟了与中子星强度相对应的磁场和电场。该方法可帮助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直接复制磁暴,并研究其对生物、技术系统和机制的影响。
中俄联合模拟超强磁场以探测磁暴
-
-
美国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首次在“阿波罗时代”宇航员采撷自月球赤道附近的土壤样本79221内发现了氢,这些氢或由持续不断的太阳风阵雨,甚至彗星撞击月球产生。未来的宇航员或可在月球上多个地方收集水,用作火箭推进剂,并为人类在月球上栖居提供支持。
“阿波罗时代”月球陨石内首次检出氢
-
-
为什么男孩、女孩在青春期之后生长发育的速度就变慢了?有些人甚至停止了发育?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亚历山大·辛格尔顿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一种导致果蝇停止生长的潜在触发因素或对理解人类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科普园地|青春期后为何生长趋于停止?或由分泌激素腺体触发“停止开关”
-
-
一个高能粒子从太空坠落到地球表面,目前尚不清楚它来自何处,甚至不清楚它到底是什么。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但实际上是科学现实。这种能量超过240艾电子伏特的银河系外粒子,是研究人员较早时间通过望远镜阵列实验的表面探测器探测到的,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