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六宜”做文章 南宁教育园区将打造国家产教城融合示范区

2021-10-11 13:20:31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刘昊

科技日报记者刘昊

109日,记者从南宁教育园区建设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近6年的建设,南宁教育园区已初步成型,第一阶段目标全面实现。目前,入园院校达18所,15所已开工建设,有8所实现招生办学、在校学生超过5万人,到今年10月底,将有2所学校新投入使用,园区在校生规模将超过7.8万人。

主办方供图

“建设南宁教育园区,是推进广西教育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快南宁大都市区武鸣副城建设、提升南宁城市能级和首位度的迫切需要。”南宁教育园区规划建设现场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自教育园区启动建设以来,南宁市坚决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把加快园区规划建设作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的重要抓手,在广西教育厅等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积极服务、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由南宁市政府和广西发展改革委共同组织编制南宁教育园区发展规划,规划以校城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产城融合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落实“打造宜居、宜学、宜教、宜业、宜游和宜创新的高品质城区”的目标和任务。

据介绍,规划贯彻落实自治区、南宁市“十四五”规划建议和规划纲要要求,着力建设国家产教城融合示范区。规划明确,到2025年,各领域规划布局初显成效,产教城融合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到2035 年,生态宜居、宜学宜教、宜业宜游和宜创新的高品质产教城全面建成,成为产教城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样板。规划以中高等院校入住的南宁教育园区28.1平方公里为基础,将与之相连的武鸣区、东盟经开区有关产业和城市的区域范围统筹规划,强化教育园区与主城区一体化发展。园区的规划建设将以吸纳高素质人口为根本出发点,力争打造成为国家产教城融合创新的示范区、生活就业的新空间、开放交流的新窗口。园区建成后,产业和人口集聚效应将大幅提升,初步预计未来10年园区人口规模将达到30万人。

南宁教育园区规划建设现场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紧紧围绕宜居、宜学、宜教、宜业、宜游和宜创新“六宜”来做文章,科学设置指标体系,明确每个方面的举措和建设任务,并注重“六宜”的有机联系和高效协同发展。比如生态宜居方面,通过合理布局高校、居住、生态绿地空间,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公共管理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构建园区绿地开放空间系统等规划布局,打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宜学宜教方面,通过整合区直高校资源,优化园区教育资源布局,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组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搭建实习实训平台体系,组建产教融合联盟等一系列措施,打造高品质的教学生态系统;宜业宜创新方面,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促进高校、科研、企业应用融合发展,搭建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路径,全力打造宜业宜创的科创新城;宜游方面,通过深入挖掘壮乡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展示区域文化特色和底色,建设宜游“新空间”。

截至今年7月底,南宁教育园区累计完成土地征收4.6万亩(含园区配套用地1.16万亩),完成清表近2万亩,学校清表交地1.37万亩。搬迁坟墓1万余座。完成拆迁安置600多户。在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采取学校缴纳征地预付款及履约保证金、财政贴息、贷款融资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完成投入245.06 亿元,其中学校建设129亿元,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91 亿元。31条规划道路全部开工,其中已通车21条。建成投入使用幼儿园1所、小学2所。已招生办学的院校均设有超市,里建湖公园一期工程已完工,4所院校周边绿化项目已开工。园区周边的绿地东盟商业街建成6313平方米并对外招租运营,武鸣红岭片区设有餐饮、银行等各类商业网点583个。广西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一期投入运营,为推进产学研发展提供载体支撑。

未来,南宁市将集中力量和资源破解制约园区建设的重大问题,加强整体谋划、顶层设计,坚持统筹推进,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编制,强化要素保障,推动园区产城相促、产学研融合发展,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短板,大力推动园区产城相促、产学研融合发展,高质量完成园区各项建设任务,为广西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 冷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