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花钱抄捷径,攻克难题实现全生产过程脱硝

2020-06-06 16:17:18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陆成宽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没花一分钱,没更换一个设备,没给机组运行留下一点隐患,2019年,国家能源集团国华宁海电厂百万机组实现氮氧化物(NOx)排放物零超标。

该电厂地处浙江东部沿海区域,是国家节能减排、大气污染物治理的重点地区,近年来行业技术不断发展,国家节能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要适应激烈的电力市场竞争,为企业争取更多的效益,必须抢抓机遇先行一步。

“全生产过程脱硝,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了!”该厂总工程师朱介南率先提出这一构想。

事实上,实现“全生产过程脱硝”在整个火电行业内已经不是新鲜事,投入500万至4000万不等的资金,有四、五种的大型改造方案可供选择,可是该厂运行部的技术人员却并没有选择“花钱抄近路”。通过对行业内的几种常规改造的对比和调研,他们发现大规模的改造设备需要重新划分场地、布置设备,给机组的其他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影响,造成缺陷率上升,系统运行不稳定等安全隐患。

该厂运行党支部组建党员攻坚小组,由党支部领航,党员领跑助力项目攻坚计划,立志找到一条更安全、更有效的方法——不进行设备改造,在现有设备基础上,优化运行方式及参数,突破技术难点,实现“全生产过程脱硝”。

如果一个技术难点,就是一座山峰。那么,在实现“全生产过程脱硝”的过程中,攻坚小组可谓跨越了一座座山峰。

2018年8月27日,6号机组启机,开始了第一次全生产过程脱硝的实验。

根据预先设置的各项参数值,启机后,脱硝装置入口烟气温度会迅速上升至280℃以上,脱硝装置立即投入运行,使NOx排放物指标在启机后能以最快的速度降至限值以下,实现全生产过程脱硝。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烟气温度在短暂的攀升之后,又迅速下跌,使得脱硝装置无法达到投运条件。

  然而,不幸地是第一次试验失败了,现实似乎又一次的在提醒着他们,这条路有多难,所有人都有些丧气。

  凭借丰富的运行经验,攻坚小组和当班的运行操作人员很快意识到是哪里出了问题——他们的计算方向错了,原以为煤量增加就会使燃烧率增加、温度升高,没想到事实却是恰恰相反,煤量到达一个极限数值之后,由于水系统参数的介入,反而使低温的给水量大幅增加,拉低了烟温。

  攻坚小组不断调整各项参数。终于在2018年10月24日的试验中,成功实现“全生产过程脱硝”。 2019年,该厂实现了百万机组全年NOx排放物零超标的记录。至此,对百万机组的“全生产过程脱硝”研究,才算暂时告一段落。

责任编辑: 张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