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他们拿了18个国家科技进步奖

2020-11-21 18:54:33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矫阳

    科技日报记者 矫阳

11月16日至29日,正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建筑重大科技成就展引起国内外建筑业人士的广泛关注。展览集中展示了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超高层及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关键技术与应用”、“桥建合一及功能可视化立体疏解客流铁路车站设计建造技术”、“深大长基坑安全精细控制与节约型基坑支护新技术及应用”……八年,他们拿了18个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除国家科技进步奖外,中国建筑还在八年内得获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49项,获得近三届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优”220项,其中一等奖56项。主编国家和行业标准43项,取得授权发明专利2524项,数量和质量保持领先。

展示区展示了八年来多个经典装备及建造项目,最新的奇迹便是2020年2月,凭借建筑工业化技术用10多天时间建造的“火神山、雷神山”高标准医院。两代火箭厂房建造技术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第三代核电站建造技术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空中造楼机”成为大国重器、研发出世界上唯一上万吨的六自由度工程结构实验设备“万吨压力机”、“五桥同转”创造世界纪录、行业首条“重钢结构智能制造生产线”建成投产、丙烷脱氢核心设备稳居行业前列……

前来观展的业内专家表示,中国建筑所获奖项代表的建筑技术均位列世界前列。

海外建设展示区,阿尔及利亚大清真寺、淡布隆跨海大桥、埃及新首都等重大工程建设,成为“中国建造”走向海外的标志性工程。

成就展还展示了多个标志性国家重大战略建设项目。

2014年11月承建的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场,采用自主研发技术,成功建成百米高单层建筑,保证了大面积群组埋件精度,实现了钢筋混凝土中群组工位埋件与大型航天精密设备精确匹配,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提供更有利支撑。

2018年3月28日,完成了雄安新区首个大型城建工程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总工期112天。项目采用建筑高度集成化、工业化的装配化体系,比同体量工程施工速度快2-3倍。过程中同步建设的“数字孪生园区”将物理建设同步到计算机中,实现物理园区与虚拟园区的数字孪生,为后期运维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9年11月,承建的中巴经济走廊最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巴基斯坦PKM高速公路项目(苏库尔-木尔坦段)正式通车,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旗舰项目,率先采用中国改性沥青技术,全线绿化,可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PKM项目连接巴基斯坦南北的经济大动脉,是巴基斯坦设计等级最高、智能系统最先进的公路。

中国建筑为什么能取得这些显著的成就?

据11月20日中国建筑召开的科技创新大会透露,自2012年以来,中国建筑持续推动“绿色建造、智慧建造、建筑工业化”,布局城市更新、智慧城市、地下物流、机器人及智能技术创新与集成,推动新型建造技术发展,不断加入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近两年科技投入增速超过30%,位居中央企业前列;注重研发,承担了11项“十三五”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居同类央企首位;注重人才,培育张锦秋、肖绪文院士等行业领军人才;注重成果,截至2019年底累计获各类国家科技奖75项。

据悉,中国建筑还有望在新一年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上有所斩获。

“在今年疫情防控复杂形势下,中国建筑积极组织有序复工复产,5项科技创新成果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6项詹天佑大奖。”中国建筑党组副书记、总经理郑学选说。

谈到下一步创新方向,中国建筑党组书记、董事长周乃翔表示,未来将增强规划设计引领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基础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自主研发的“超高层建筑智能化施工装备集成平台”

责任编辑: 陈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