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抗联路:打开吉林的红色记忆

2020-10-22 15:53:25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杨雪

杨雪
阴雨,微冷。9·18这天,伴着秋的寒意来到吉林长春,走进伪满皇宫,别有一番意味深长。在这里,爱新觉罗·溥仪度过了他的14年傀儡生活。与紫禁城比起来,伪满皇宫实属袖珍,但对于一个亡国之君来讲,物质条件已算上乘。当然,尽管拥有电影放映厅、三角钢琴这些先进的西洋玩意,依然掩盖不住这里压抑的气场。生活无忧,精神屈辱,我从伪满皇宫读出九一八事变之后一个拧巴的末代皇帝。
然而,彼时在距离长春二三百公里的长白山一带,一位与溥仪年龄相仿的民间勇士,却过着截然相反的抗日生活——物质匮乏,精神坚毅,他是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1932年,溥仪入住伪满皇宫,杨靖宇也开始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小学语文课文里,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的故事,深深印刻在我记忆中。从长春出发,寻访东北抗日联军的战斗足迹,是一场翻滚红色记忆的仪式。
在吉林市桦甸市,东北抗联蒿子湖密营是杨靖宇在1936年至1940年期间生活、战斗过的地方。长满青苔的碾盘告诉我们抗联战士以橡子粉果腹的困苦,半地下结构的房屋地窨子告诉我们抗联战士躲避日军空袭的艰难。他们在爬冰卧雪、敌强我弱等艰难环境下创造密营,以此为根基,睿智地保存有生力量。
在通化市辉南县,杨靖宇1940年1月28日在石道河子四方顶山西坡的马屁股山同敌人发生了一场遭遇战,系将军生前指挥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战斗。战斗十分惨烈,我抗联部队伤亡较大,杨靖宇被迫率部向濛江县那尔轰分散突围,直至2月23日壮烈殉国。
殉国地濛江县现名靖宇县,属白山市。在县城西南6公里、204省道靖白公路沿线的三道崴子,建有杨靖宇将军殉国地(东北抗联纪念园)供人瞻仰。墓碑边有一棵笔直的参天大树,像将军1.92米伟岸的身躯一样,承载着东北抗联精神,巍峨矗立在山林间。纪念馆里,一段朴素的文字让我久久不能平静——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岸谷隆一郎毒死了妻子和女儿,剖腹自杀,留下最后的遗言:“天皇陛下发动这次侵华战争或许是不合适的,中国拥有像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

是的,铁血军人,丹心一片,承袭着中华民族的气节,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军的遗首和遗骨安放在杨靖宇烈士陵园。陵园在通化市东昌区,始建于1954年,1957年竣工。1958年2月23日,杨靖宇将军殉国18 周年,中共中央在此举行了隆重的公祭安葬大会。陵堂内还陈列着当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为将军敬献的花圈。陵园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是中共党内最大的个人陵园。
我们在将军灵堂前三鞠躬,敬献花束,致敬铁血英魂。
近一个世纪之后重走抗联路,依然多歧路,行路难。秋日雨后,在东北深山老林里徒步寻访抗联密营,一边脚底打滑,一边冻得发抖。当年缺衣少食的抗联战士们,又是怎样熬过一个一个数九寒天的呢。谢谢你们的负重前行,成就了我们的岁月静好。那些年乱世如麻,愿你们来生拥有锦绣年华。
加载更多>>
责任编辑:陈可轩